媒體報導
老婆,不要再念了!

文 / 王忠芳 / 常春月刊366期  (楊瑞玉諮商心理師採訪稿)

<案例>

年紀50出頭的李媽媽,前一陣子申請了公司30年的優退,目前專心在家當全職家庭主婦,李媽媽本想這下子退休了,要好好照顧老公與寶貝兒子,以彌補先前忙碌工作時,沒盡到的家庭責任。但沒想到,李媽媽才退休半年不到,對李家父子而言,卻哀聲連連,連稱李媽媽退休是他們父子倆災難的開始!

李爸爸抱怨李媽媽管太多,什麼都要管,連襪子怎麼放都要管,同一件事,至少要講5次以上,煩不煩!

念高中的寶貝兒子,則是天天躲著媽媽,每天補習下了課回家就關起房門,要不就戴起耳機假裝聽英語,不想聽老媽唸經。兒子說:「媽媽真的很愛碎碎念,連我的書要怎麼放,在外面吃什麼都要管,還會一直打手機給我,我快煩死了!」

<楊瑞玉諮商心理師解析>

碎碎念,意指喋喋不休,一直嘮叨不停。碎碎念是由閩南語裡面的「踅踅念(seh-seh-liãm)」直譯過來的通俗用語,代表老是重複說著一些瑣碎、沒有意義的事情,同時也形容說話的人很煩。家庭裡,誰最容易被貼上「碎碎念」的標籤?通常是最關心自己,與自己生活最密切的那個女人,有可能是生我養我的媽媽,也有可能是牽手一輩子的結髮妻。

一般來說,喜歡碎碎念的人,通常是求好心切的完美主義作祟,而「念」的動力,是出自於關心、想努力照顧好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,因此,舉凡包括生活中的微細事項,例如案例中的襪子該怎麼放、書本該怎麼擺,這些極細微的瑣事,都會被李媽媽放大成為眼中的大事,一定要叮嚀到對方改正,李媽媽才放心。其實李媽媽也知道說多了,會引發對方反感,但有時候沒提醒,對方就真的忘記了,所以,李媽媽只好不厭其煩的繼續提醒、繼續關心,經過「叮嚀→改善」的反覆循環歷程,李媽媽就更加認定自己的做法了。

與男生相較,女生比較喜歡說話,喜歡與人享受聊天分享的過程,只是隨著年紀愈來愈大,外在的人際網絡和新鮮的生活經驗愈來愈少,聊天話題的重複性變高,很容易就變成碎碎念一族。一般而言,碎碎念者容易發生在全職家庭主婦上,除了照顧家人、沒有其他生活重心,更想展現出自己對家庭的付出與貢獻,渴望家人肯定自己,希望家人的行為舉止能符合自己的期望,所以,與家人的對話,習慣以生活瑣事開啟話題,包括吃飯要記得細嚼慢嚥、水果切好怎麼沒吃、抽菸會導致肺癌⋯⋯等等叮嚀,時時環繞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。如果對方沒有回應或行動,說者心裡會有「被忽略、付出沒有被肯定的失落感受」,在「關心」的驅動下,她們從不灰心,總能心甘情願的繼續付出,一再提醒對方,最終,就不知不覺變成不關機的「碎碎念」模式。

減少衝突的5策略

  現實生活中,女人總是擔負起家裡所有生活細節的瑣事,面對像李媽媽這種重視細節、一直念的太太/媽媽,小到連襪子、書本該怎麼放都有意見,同在一個屋簷下一起生活的親人以及李媽媽本人,可採取以下方式改善,以緩衝彼此衝突的發生:

策略1協助發展生活社交活動,拓展生活圈

 把媽媽變成退休前的忙碌樣子,如果媽媽沒有機會重回職場,那就多鼓勵媽媽重新規畫人生並享受退休生活,不論是志工團體、學才藝、培養嗜好,甚至跟姐妹淘到處品嚐美食等等,都是擴展生活圈的好方法。初期,可請親朋好友和鄰居從旁帶領媽媽走出去,結交非職場上的新朋友,盡量讓媽媽填滿生活,忙碌的生活讓媽媽沒時間專注打點生活中的瑣事。

策略2給予肯定、鼓勵、支持與安撫,滿足女人需要被感謝的心情

 同住的家人要建立穩定的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,不論發生什麼事,都能在第一時間想到媽媽只是需要被肯定、被安撫,想要有人說話、沒有惡意。適時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,給予媽媽需要的情緒支持與回應,如同當年自己還是嬰孩時,每天哭鬧多次,媽媽哪次不是搖著、拍著、哄著、騙著的安撫⋯⋯,想到這裡,就提醒自己,哄哄那個需要被安撫與關心的老媽媽吧!

策略3適時表達自己的壓力與心情,提醒與教育碎碎念的長輩,讓長輩適時調整行為

  面對可能需要承受20年,甚至30年長時間碎碎念的長輩,耐心不足的人真的沒辦法永無止境的安撫對方。適時表達自己的心情,提醒長輩過度碎碎念只會讓家人承受更大的壓力,會激起彼此不喜歡的負面情緒,甚至讓彼此的情感變薄。因此,下次只要長輩再過度碎碎念,記得溫柔提醒對方,別把關係弄僵,甚至將感情念薄了。

策略4搞清楚家人碎碎念背後的本意,並表達對其本意的理解

  強調自己已經清楚接收到對方的關心,當對方碎念行為暫歇時,給予對方大大的肯定,如此幾番,對方會減低碎碎念的機率。

策略5陪伴養成固定運動習慣

  有時候碎碎念是更年期荷爾蒙失調的行為表現,固定撥出時間運動,有益於媽媽紓解壓力、穩定情緒,看待事物會比較順眼。

有可能是心理疾病前兆

  雖然說大部分的女人較容易有碎碎念的傾向,但有些碎碎念卻是心理疾病的前兆,患者本身可能已經罹患心理疾病卻不自知,以「碎碎念」的外顯方式形成病態的「我執」呈現。一般來說,碎碎念的心理模式是——「事情並非如自己的期待,所以,要努力說服對方改善」。患者的可能的心情狀態,包括憂鬱與焦慮:

◆ 憂鬱:

˙為什麼大家都不愛我,不重視我及我的付出。

˙為什麼我的家人不像其他朋友會主動給予關心,我好可憐。

˙難道我這輩子就得這樣委屈,怎麼做都得不到家人的愛

 焦慮

   ˙為什麼他們都沒有看到我看到的,要怎麼讓他們聽懂我在乎的。

   ˙我如果放棄堅持,就完蛋了,但堅持下去又好痛苦。

不管是憂鬱或焦慮,病情如同光譜一樣,有輕、有重,但如果出現「低落性情感疾患」(又稱「輕鬱症」,請參考「低落性情感疾患自我診斷」)症狀,出現負面情緒、干擾個人與家人,甚至出現身心不協調症狀,要及早找心理師諮詢,從死胡同中重新整理自己,迎向陽光的正常生活。如果已經嚴重到干擾睡眠等類似疾病診斷,那就必須就醫並搭配心理諮商,以藥物治療並減緩對個人與生活的干擾程度,運用心理諮商瞭解心情癥結,以尋求改善。

低落性情感自我診斷

低落性情感疾患(Dysthymic disorder)又稱「輕鬱症」,是一種慢性的障礙,並不像憂鬱症(Major Depression)那樣嚴重,患者不會失去一般的生活能力,但仍會干擾正常的功能或感覺不舒服,對生活造成困擾。在1980年前並沒有這樣的診斷,從前的醫師把這種疾患稱為「憂鬱性神經質」或「神經質憂鬱症」。

低落性情感疾患的人幾乎整天心情憂鬱,憂慮心情的日子比非憂鬱心情的日子為多,並可由病人主觀的陳述或他人觀察,為期至少2年,在兒童、青少年可為心情易怒,為期至少1年。當有低落性情感疾患時,會有下列6項症狀的2項或2項以上:

1.胃口不好或吃得過多。

2.失眠或嗜睡 。

3.活動力低或容易感到疲累。

4.低自尊 。

5.專注能力減退或做決定有困難。

6.感覺無望 。

嚴重碎碎念的副作用

台灣人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,很多人面臨工作壓力、夫妻齟齬、婆媳失和的比例也愈來愈高,求助於心理醫師諮商者日多,其中很多是因家人碎碎念的副作用前來就醫。因為無法排解家人的碎碎念壓力,容易讓本來健康的同住家人,變成另一只壓力鍋。臨床上常見的嚴重碎碎念的副作用如下:

1.碎碎念代表當事人心中的不滿意,長期下來,夫妻與親子關係呈現緊張、惡劣,甚至面臨破裂之抉擇。

2.承受不住的同住家人容易情緒失控,會出現暴怒或家暴等暴衝情緒,失控的原因就是要對方閉嘴,不要再念了。

3.家人解決不了對方的碎碎念,結果長期的壓力下,公親變事主,自己心理也生病了,感染了患者的憂鬱和焦慮情緒。

碎碎念不是病,但念多了,自己和家人心理真的會生病,破壞家庭和諧關係。媽媽慣性的碎碎念,大部分只是發洩情緒、渴望家人了解或希望先生和小孩能符合自己的期望。但如果只是情緒性的宣洩,一股勁兒把氣出在先生和小孩身上,不但於事無補,還破壞了家人相處的品質。與其重複的生氣嘮叨碎念,不如積極尋找引導孩子和家人溝通的方法。其實,有時動心忍性,只要忍住了不嘮叨、不碎碎念,或許會很驚喜的發現,家人是有能力管理自己的。女人,妳真的不用那麼操煩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