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自由時報 2014/03/06 )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4/new/mar/6/today-health1.htm
文/陳嬿伊/微煦心靈診所身心科醫師
王太太在先生中風去世後就一個人住,長年陪伴她的是貴賓狗「嚕咪」。不料有一天,「嚕咪」發生車禍意外喪命,讓王太太非常自責,常常足不出戶,籠罩在失去愛犬的陰影中。
有些人認為,寵物死了,可以再養其他寵物,不能體會飼主的悲慟,以致他們的情緒問題常被忽略。
依附程度愈強 悲慟程度愈明顯
寵物對人而言,可以是無條件的愛、支持、安全感與穩定性的陪伴。有時人們會將某些情感轉移到寵物身上,發展成對寵物的情感依附。像王太太將一部分對已故先生的情感依附轉移到「嚕咪」身上,且長年獨居只有牠陪伴,更難走出失去寵物的傷痛。
國外研究發現,與寵物的依附程度愈強烈,飼主的悲慟程度愈明顯,時間也較長。
◎國外相關研究指出,以下7種族群對於失去寵物的悲慟反應較強烈
●女性
●狗主人比貓主人強烈
●寵物意外死亡
●主人獨居只與寵物作伴
●沒有小孩但有養寵物的家庭
●社會支持系統差
●失去寵物的同時,也面臨其他壓力事件
◎悲慟失去寵物可能引發的問題
國外研究統計指出,約85%失去寵物的人在初期會感受到悲慟,一般悲慟的時間平均為10個月。但若是與寵物有高度依附關係的人,持續兩年以上的悲慟情緒也是有的。
常見的悲慟症狀有哭泣、感到憂鬱、孤單、罪惡感、心思被寵物回憶佔據等。由於失去寵物的悲慟問題,常因為沒有適當的出口與周遭的認同支持,讓悲慟者感到被隔離,或感到丟臉而難以表達悲慟的心情,因而容易處於憂鬱狀態。
若再加上一些惡化悲慟的因子,像是伴隨其他重大失落、對寵物逝去有罪惡感、寵物意外死亡等,就會更難走出失去寵物的失落。
◎如何度過失去寵物的悲慟呢?
不管是何種方式失去寵物,舉行一個簡單隆重的儀式(形式因人而異,重點是傳達心意)與逝去的寵物告別,表達祝福與感謝過去的陪伴等。
告別後,一段時間會有憂鬱、孤單、自責等悲慟情緒,建議積極尋求親友的支持與陪伴。漸漸地悲慟情緒會消逝,接下來也較能平靜地去面對失去寵物這件事,從失落中復原。若還是難以走出悲慟情緒,建議找相關專業協助處理。
捷運: | 淡水線、松山線 中山站3號出口步行5分鐘 |
公車: | 218、220、221、227、247、260、261、287、310、40、636、659,至國賓飯店下車,步行3分鐘 |
晶華酒店/老爺酒店 地下停車場,附近林森公園地下停車場